涇川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積極實施“育才強基”“聚才強磁”“用才強效”“留才強溫”四大人才工程,內育鄉土人才、外引高端人才、暖心服務人才,推動各類人才向鄉村一線匯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實施“育才強基”工程,多層次培養人才。深入開展鄉土人才培優計劃,緊緊圍繞產業培育重點環節,先后邀請甘農大和省市農科院專家教授26名,開展各類培訓66期,培訓各類鄉土實用人才2.6萬人(次),培育高素質農民1073名。大力實施“名師領航行動”,掛牌成立17個名師工作室,引導城區68名名師結對幫扶145名農村薄弱學校教師。定向開展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行動,縣級2家二級醫院與14家鎮辦衛生院結對聯建,遴選鄉鎮衛生院115名技術骨干、61工作人員開展進修學習和專業培訓。深入開展黨員+能人“雙培工程”,吸收25名鄉土人才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吸納118名鄉土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帶動引領鄉村振興。
實施“聚才強磁”工程,多渠道吸引人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下放教育、衛生系統引才權限,精簡優化審批程序,建立人才專用編制“周轉池”,配套保障127個人才專項事業編制,先后為鄉(鎮)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88名。深入開展“反哺歸涇”行動,引導鄉鎮舉辦座談交流會、項目推介活動,吸引14名在外成功人士返鄉投資1.5億多元,助力鄉村建設。持續開展人才下鄉服務行動,先后選派275名黨政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駐村鍛煉,145名專技人才下沉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義診服務,181名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到村、產業聯系點開展技術培訓50場次,引進推廣實用技術10項、高新技術18項,為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提供科研支撐。
實施“用才強效”工程,科學化配置人才。深入實施“一產業領域一人才工程”,制定印發《全縣八大重點產業鏈人才工程實施方案》,精心選拔100名高級專家,組建優質蘋果“金剪刀”服務隊等6支產業人才隊伍,聘任181名科技特派員深入142個村(產業基地),開展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合理調配優秀人才向鄉村一線流動,調整選派91名政治素質過硬、熱愛農村工作的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下派184名機關干部駐村開展幫扶。持續推進“三個帶頭人”隊伍“一戶一帶”幫扶計劃,鼓勵引導返鄉成功人士、民營企業家、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等1864名“先富群體”與2945戶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開展結對幫扶,引導幫助他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實施“留才強溫”工程,全方位服務人才。建立縣級領導“一對一”、鄉鎮領導“一對多”聯系服務機制,常態化聯系5名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63名優秀基層人才,定期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要素、解難題“三送一解”活動。持續強化人才服務保障,逐年加大縣級人才專項資金,用于特殊人才引進、優秀人才獎補及人才工作平臺建設,先后建成人才公寓6套,協調解決人才周轉房21套,制定落實人才住房補貼政策,切實解決引進人才后顧之憂。持續開展縣級優秀人才評選活動,評選命名“涇川工匠”、各行業“崗位標兵”和“技術能手”120名,培樹產業致富能手、電商運營精英、民間藝術能人等先進典型32個,努力營造尊才、重才、敬才、愛才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