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禮縣堅持把青年人才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以思想聯系、感情交流為切入點,以尊重信任、真心關愛為著力點,以發揮作用、成就事業為落腳點,聚焦青年人才的“引育管用”,充分發揮青年人才作用,鼓勵引導廣大青年人才健康成長、創新創造,為推動禮縣高質量發展增智賦能。
堅持黨管人才,強化政治引領。全縣牢固樹立青年人才工作“一盤棋”意識,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團縣委、人社、教育等職能部門共同開展青年人才引進培養管理工作,多次召開會議部署研究青年人才工作,齊心協力促進工作提質增效。以隴南市青年人才協會成立為契機,主動配合完成隴南市青年人才協會禮縣分部的成立工作,對40歲以下、“雙一流”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或碩士及以上學歷且在編在崗的159名引進人才納入分部管理,通過專題學習、黨課宣講、走訪慰問、誦讀經典、紅色基地觀摩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引導各級各類青年人才凝聚共識,增強政治認同,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勇爭先、成長成才。
注重源頭儲備,實行動態管理。發揮教育、衛健系統主體作用,自主引進教育醫療領域急需緊缺青年人才35人。緊抓全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以及項目生機遇,招聘服務基層青年人才123名。配合共青團甘肅省委招錄禮縣西部計劃志愿者,持續輸送志愿者們服務各縣直單位及鄉村基層黨組織。堅持動態人才儲備原則,認真落實《禮縣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辦法》,每半年開展一次領導班子和科級干部綜合分析研判,開展優秀年輕干部和“三方面”后備干部推薦工作,結合分析研判、干部調研、督查檢查、考核培訓等情況,建立了數量充足、專業齊全、類別清晰的后備干部信息庫,儲備掌握后備干部367名,實行精準化“一人一檔”管理,及時調整更新,實行動態管理。
搭建平臺載體,鍛煉能力素質。建立全鏈條青年人才培育機制,把握就業前后兩個關鍵環節,主動搭建育才平臺。建立禮縣青年就業見習基地10個。依托禮縣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立青年產業振興生產示范崗,對有創業意愿的青年采取技術培訓、一對一指導發展產業,提高青年發展產業的能力。組建青年電商人才直播團隊,在幫助青年人群實現創收的基礎上,切實增強創新創業信心。堅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一線作為培養鍛煉青年人才的重要平臺,先后抽調740名優秀年輕干部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抽調42名新提拔優秀年輕干部擔任信訪接待員,抽調部分年輕干部參與征地拆遷、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有效提升干部綜合素質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突出典型帶動,優化成長環境。利用“禮縣組工”“禮縣共青團”等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抖音多種渠道總結宣傳青年人才工作典型經驗,報道青年人才創業先進事跡,展示新時代青年風采。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鼓勵青年人才到基層一線任職鍛煉、扎根基層、興業成長。嚴格落實帶薪休假、年度體檢、鄉鎮補貼等制度,縣財政每年下撥313萬元作為駐村幫扶工作經費,并購買了人身意外保險。將能力出眾、成績突出的29名35歲以下優秀青年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或國有企業任職,多渠道全方面促其迅速成長。加大表彰獎勵力度,表彰禮縣優秀青年志愿者、禮縣向上向善好青年、禮縣鄉村振興好青年等青年人才及團體累計229人(個),全力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