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緊盯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堅持真心留才、精心用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促進各類人才扎根通渭、服務通渭、奉獻通渭。
堅持真心留才。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質量追趕發展的30條措施,在安置補助、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全力營造用事業、待遇、政策、感情留人的良好環境,累計為16名引進人才發放安置費75萬元,為19名縣管拔尖人才發放年度津貼11.4萬元。強化對各類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縣級領導走訪慰問“組團式”幫扶干部人才16名、市縣拔尖和領軍人才10名,發放慰問金1.6萬元;啟動人才公租房建設項目,在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建設人才公租房60套,為引進人才發放租房補貼13.8萬元,引導各級各類人才扎根通渭、服務通渭、奉獻通渭。
堅持精心用才。深化拓展“雙百四聯”助推鄉村振興行動,組織49名涉農部門專業技術人才,聯系服務產業基地70個、產業項目49個、農村經合組織86個,開展技術指導服務180次。向脫貧村和涉農企業選派科技特派員230名,建成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10個,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8項。注重用好“組團式”幫扶干部人才,10名幫扶教師“一對一”幫帶幫扶學校10名青年教師;5名幫扶醫療衛生人才開展專家門診接診1483人次、收治患者233人次,推廣新技術新項目6項;23名科技特派團成員組建6個產業小組聯系18個鄉鎮51個村,幫帶本土科技人員153人,開展農業技術培訓1691人次。
堅持悉心育才。聚焦全縣“五五五”戰略實施和建設隴東南地區區域中心縣城,研究制定企業、科技、教育、衛生、文化、農村、專技、黨政“八支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促進各領域人才培養,先后開展職業技能人才培訓47期4860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0期5000余人,培訓新型職業農民750人,推動產才深度融合。選派2名“隴原之光”到省內高校和醫療機構研修學習。制定出臺全縣領軍人才培養選拔實施辦法,評選縣領軍人才18名。注重盤活用好鄉土人才,從“土專家”“田秀才”中遴選49名特聘農技人才,就近就便指導帶動群眾發展增收產業。
堅持傾心引才。聚焦全縣重點產業、重要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深入開展人才引進調查摸底,采取用人單位自主引才和組團赴外引才相結合、線上報名和線下面試考核相結合的方式,2022年第一批引進追趕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31名,完成工業領域引才3名,第二批確定體檢對象67名,為全縣人才隊伍注入“源頭活水”和新鮮血液。對73名引進人才進行試用期滿考核,完成轉正定級,簽訂聘用合同,納入事業編制管理。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6名,建立“專家工作站”“名醫工作室”6個。深入推進通渭籍在外人才回引工程,從70家企業征集崗位需求1506個,達成意向簽約11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