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州堅持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優化網格管理,夯實基層基礎,統籌各方資源,突出精細精微,持續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能力,推動城市發展更有溫度、更有色彩。
優化網格管理,提升社區精準服務能力。州、縣市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調度推進城市黨建重點任務落實。重新優化社區網格,在全州設置網格973個,成立網格黨小組286個,配備網格員5923名、其中專職網格員969名。以“打造全科網格”為目標,將黨建、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實現多網合一、互聯互通。全面推行領導干部聯系包抓制度,州縣市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直接包抓1個社區,協調解決社區各類難題168件,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精準服務能力。
加強基礎建設,補齊城市黨建工作短板。持續加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投入989.7萬元改造社區活動場所31個,全州102個社區活動場所面積均超過200平方米,劃分政務服務、黨群活動、協商治理、文體康養等功能區域,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黨建服務中心。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帶頭人,全州社區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33.8歲,社區大專及以上學歷占97人、占96%,儲備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146名。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公開選聘35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專職社區工作者206名,全州社區工作者人數達到948人,社區工作經費提高到10萬元,社區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統籌各方資源,凝聚共建共治工作合力。全州7個街道、81個社區設立“大工委”“大黨委”,街道社區與成員單位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簽訂共建共治任務989項,協調解決基層治理問題642個,開展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1001次,服務群眾5080人次,推動基層治理從街道社區“單抓單干”向“聯動用力”轉變。創新開展組工干部下沉社區結對抓點“雙提升”活動,組工干部結對包抓1個社區,每季度開展1次走訪督查、社區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活動,每半年到包抓社區講1次黨課,每年安排5個工作日到包抓社區脫產工作,協調解決難點問題,扎實做好社區治理和服務群眾工作。
突出精細精微,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積極探索基層治理聯辦模式,在全州推廣社區下單、街道派單、部門接單的“三單聯辦”工作辦法,向縣市直部門派單442單,解決環境衛生、物業服務、供水供暖等民生問題和矛盾糾紛2419件。扎實開展“紅色物業”培育計劃,完善黨建引領下居民自治、物業服務、社區治理的聯動機制,建立物業企業黨組織18個,在556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積極推行智慧社區建設,2021年以來在43個社區試點推廣“掌上智慧社區”小程序,通過線上展示“家珍”、線上解決治理難題,解決民意訴求6044件,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使城市發展更有溫度。